附件
【記者陳建瑋/綜合報導】臺北市長柯文哲16日上午前往參加水源二、三期整宅駐地工作站開幕典禮,致詞時表示,水源路整宅基地,是民國57年至59年為安置公共工程拆遷戶專案興建的整建住宅之一,大約有460戶,因為當時搬遷戶多為低收入戶,為了減輕住戶負擔,所以規劃8至12坪住宅,居住品質較為低落,民國89年後,北市府將當地規劃為都更地區,除了一期已經改建完成,四、五期也很快就會拿到使用執照,目前剩下二、三期。
另外柯文哲也強調,都更是臺北市政府的重要政策,一開始用了將近兩年半的時間處理斯文里三期,花這麼多力氣,主要是要讓斯文里成為一個都更的示範,因此花了很多時間蒐集資料,包括如何跟居民溝通、權利變換、還有法令的解釋問題,建立一套完整的SOP,後來證實如果連斯文里三期整宅都可以改建,市府團隊處理其他的地區就會容易許多,因此在斯文里三期後,市府利用成功經驗,將駐點工作站分散到各個地區,包括南港有8個工作站,南機場三期、一期也已經在推動、以及水源路二、三期、斯文里一期,都是借鏡斯文里三期的成功經驗。
柯文哲說,建立起完整的SOP之後,就能遵循八十二十法則,雖然每個地區的案例不太一樣,但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相同,因此在規則建立以後,相同的地方就照以往的經驗推動,而相異之處則是以個案處理,就能夠讓整個都更得速度變快。
柯文哲提到,目前市府推動的KM(knowledge management)知識管理替統系統,可以將市府每一年辦的活動,所有資訊儲存後在來年要續辦活動時能夠派上用場,用過去的經驗進行修改,就如同斯文里三期是一個比較成功的經驗,也希望未來臺北市的都更,能夠用成功的案例當基礎上開始往前推動。
|